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中国美术家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

        作者:admin2018-12-24 09:14:10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

        2018年12月2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


        主席:范迪安

        副主席(共14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书平、许江、闫平、李翔、李劲堃、李象群、杨晓阳、吴为山、何家英、周京新、庞茂琨、徐里(兼书记)、鲁晓波、曾成钢



        范迪安,1955年9月生于福建,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参加工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教授。199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1998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2005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2006年3月兼任中国美术馆党委副书记。201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的“双重变奏”

        文/范迪安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美术留下了一系列变迁的印记。作为在这个时代学习和成长的美术家,我所经历的许多场景历历在目,而今回想起来也具有学术和文化的象征意义。

        1978年春天,“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上海展览馆展出,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界在新的历史时期接触和认识西方艺术的开篇。以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藏品为主,展览汇聚法国多个博物馆的88幅油画,第一次向中国美术界和公众展示了19世纪法国绘画的精湛水平。它向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由此追溯欧洲油画的传统渊源,也引动有关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讨论。

        展览期间,美术界奔走相告,涌发起久违的激动,老中青几代艺术家都纷纷前往两地观看展览,各大美术院校也派出油画的骨干教师到场馆对原作进行临摹学习。许多观众更是如饥似渴,睁大惊奇的眼睛欣赏未曾相识的西方艺术。

        在某种程度上,后来在中国画坛出现的乡土写实主义绘画,与那个展览有着一定的关联,中国画家从展览作品中看到了艺术对“真实”的描绘,尤其意识到优秀的作品总是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与追求绘画技巧的艺术性二者相结合的结晶。

        40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可以用“双重变奏”来形容。

        一方面是思想解放带来艺术观念的变革,美术创作尤其突出了一个“真”字,即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真切感受,塑造真实形象。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主题和素材,无论是表达历史主题还是表现现实生活,美术界都益发形成了新的共识,就是要脚踏中国的大地,以真挚的情感贴近现实,自觉投身于中国人民努力拼搏、开拓进取、追梦筑梦的火热实践,不断深化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这方面,有大量作品反映了这个历史进程的壮阔景观。从都市到乡村、从生产建设到日常生活的丰富景象,都成为美术家笔下的生动素材,特别表现出在这个时代里中国人崭新的精神面貌。正是美术创作向“真”的回归,使得美术作品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产生了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另一方面,40年的中国美术也是不断回归艺术本体、朝向形式语言风格探索的历程。面向世界的开放,使中国美术界宽阔地吸收和借鉴了世界艺术的优长和经验,在法国农村风景画展之后,大量外国美术展览纷至北京和各地,极大地开阔了中国美术家的文化视野,艺术创作的个人视角和个性表达蔚成风气,既有传统形态如绘画、雕塑领域的语言探索和形式创新,也有动漫、新媒体、装置、影像等新型艺术的兴起。艺术家的风格面貌更为多元,公众对于艺术的接纳也更具包容,中国美术界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40年来中国美术的创造活力源于改革开放生动的“现场”,离开这个“现场”,只一味表现空洞的观念和自我的情绪,作品便会苍白无力,不能构成思想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为此,提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条回归艺术创作根本规律的正确道路。

        近些年,美术界掀起了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广大美术家以“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走向广阔生活,以感同身受的时代为主题,努力发掘这一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和典型人物的事迹,通过深入生活找到“原生态”的素材,从现实景象和人物身世中概括提炼出形象、场面的“原型”,以艺术的形式语言塑造形象、形成意境,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展现中国精神的作品,这是新时代中国美术所具有的文化新“质”。古往今来的艺术传统证明,从现实之“真”到艺术之“真”,是艺术创作要着力解决的枢纽,大量艺术的经典正是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真实情境而成为时代的画卷。

        同样,属于艺术本体的形式探索、语言创新也离不开对时代生活“现场”的感悟。在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图像传播的便捷既带来研究和借鉴的多种可能性,但图像世界也对美术的形象创造和形式开拓带来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艺术的感知方式形成冲击。

        中国美术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科技发展和新材料、新媒介的涌现对艺术的美学形式构成的影响前所未及,在这种情势下,美术创造需要回到感知世界的原点,特别需要从面向生活、面向自然的身心状态中解决形式语言的拓展和创新问题,在时代主题的叙事中找到表现语言的创新突破点,从而使中国美术以思想内涵和艺术语言双重合奏的新貌彰显时代精神。(《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6日 10版)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losbananas.com,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www.losbananas.combeijing@www.losbananas.com
        Processed in 0.062(s)   13 queries